小苏打可以治肝癌看看专家怎么说
2022-04-19 10:11:31 来源: 泰安肿瘤 咨询医生
小苏打可以治肝癌 看看专家怎么说
[标签:url]
[标签:科室]
摘要: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(TACE)是目前有效治疗肝癌的主要技术,被重要的国际指南和中国肝癌治疗指南所推荐,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疗法。在中国,约70%的肝癌患者在各个阶段接受过TACE治疗。
“小苏打治疗肝癌”,这项成果究竟该如何看待和解读,才更加客观科学?我们来看看权威专家的点评!
四大方面全面解读“小苏打治肝癌”
1.经肝动脉栓塞术始于40年前目前仍是肝癌非手术治疗首选
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(TACE)是目前有效治疗肝癌的主要技术,被重要的国际指南和中国肝癌治疗指南所推荐,已成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疗法。在中国,约70%的肝癌患者在各个阶段接受过TACE治疗。
肝动脉栓塞术可以追溯到1976年,当时美国M.D.Anderson 中心放射科医师Goldstein和Wallace首先报道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癌(TAE)。随后,日本医师将碘化油应用于栓塞术,发展成今天的栓塞化疗术。(TACE)
其原理是通过肝动脉或其它的 滋养血管注射碘化油和明胶海绵等栓塞材料,阻断 的血供,从而使 “饿死”;同时,为了加强 ,将阿霉素等化疗药物乳化在碘化油中,从而达到了栓塞和化疗一体化治疗的效果。
虽然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取得了相当成就,拯救了难以计数的肝癌患者,但是,由于肝癌的微环境复杂, 血供丰富,栓塞后很容易建立侧枝循环, 获得新的血供而复活,因此,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常难以达到根治肝癌的效果。
2.晁明和胡汛研究方向另辟蹊径逆向思维喜获新突破
在过去的40年里,介入医生和科学家在治疗致力于进一步加强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 的不懈努力,主要方向为研发更强大的栓塞材料,如可以同时释放化疗的“载药微球”,甚至可以同步释放放射线的同位素微球“90Y-微球”;介入医生和器械研发者还在栓塞的技术做了大量创新性工作,如微导管的广泛应用,使介入插管无孔不入,做到了真正的超选择栓塞。
尽管上述努力和成果极大地改善了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 ,但是,在大多数情况下,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仍不能达到“根治”肝癌的效果。
晁明和胡汛的研究显然与上述研究方向逆向而行,他们不是在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的栓塞材料和方法上想方设法,而是着力于改变 的微环境来达到更彻底的栓塞效果。
通过改变 内部的pH值,用碱如碳酸氢钠(小苏打)来去除 内的氢离子,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,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 细胞。
微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,有别于正常细胞与其周围组织所形成的微环境。组织缺氧和酸中毒、大量生长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的产生及免疫炎性反应等构成了 组织代谢环境的生物学特征,这种特性对于 的增殖、侵袭、迁移、黏附能力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。通过改变 组织pH值来提升 治 果已为 治疗的新策略。
3.晁明和胡汛的研究不是最早的但创新成果意义最大
通过碳酸氢钠(小苏打)改变肝癌内部pH值并联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也并非胡汛和晁明首创,早在2002年,安徽省立医院范平生等人就已经进行了临床尝试,随后又有多人进行临床应用,但是,这些研究未能得到广泛的关注和推广,
其原因可能为:
①、注射碳酸氢钠的方法、剂量与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联合的方法学上可能存在缺陷;
②、研究本身的缺陷,包括课题的设计, 评价,病例数量等方面存在明显缺点;
③、未能像胡汛和晁明有系列的临床前研究包括动物实验结果的支撑;
④、这些论文均发表在影响力较小的中文期刊上。
因此,十分遗憾,这项本应该在十多年前就应该获得重视的技术,却夭折在萌芽中。
晁明和胡汛通过动物实验阐明了其作用机理:向瘤体注射碳酸氢钠(小苏打),消除瘤内乳酸堆积,导致瘤内残存葡葡糖的快速耗竭,并且使 细胞丧失在葡萄糖耗竭后转入休眠的能力,在此基础上的强有力的永久栓塞致 的坏死率明显提高。
因此,这项技术和研究成果具有坚实的科学基础。这是科学研究中逆向思维的成功应用,也是将一直停留在基础研究层面的 治疗新策略实现临床转化的有益尝试,并可能突破大肝癌治疗的瓶颈,是中国医师为肝癌的介入治疗的一项重要贡献!
4.解读晁明和胡汛的研究结果应全面、客观、科学
如何解读晁明和胡汛的临床研究结果?滕皋军教授认为,虽然这个临床试验只有40例患者入组,入组标准也未完成随机化,但是,其观察指标与结果是真实的,因此,其结论是可靠的。
虽然正如他们自己所说,该研究为前沿研究,有它的不成熟性,结果还需要更多研究来反复证明其准确性,尤其需要多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予以“确证”,希望他们的研究能起到一个“抛砖引玉”的作用。
如何解读媒体的小苏打“饿”死癌细胞?首先需要明确的是,该项研究采用的治疗方法是直接针对滋养 的血管,向瘤体注射碳酸氢钠(小苏打),而不是喝小苏打。
滕皋军教授指出,在这项研究中,对肝癌的主要作用仍然是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(TACE),尤其是 滋养动脉栓塞阻断后引起的 缺血“饿死”,而小苏打的作用是通过改变 内的pH值,使 的“耐饿和抗饿”能力下降,从而配合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,使 更容易饿死,甚至完全饿死。
肝癌的综合介入治疗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供患者选择?
1.肝动脉介入治疗
肝动脉化疗栓塞术通过栓塞阻断 血供及局部化疗对 造成杀伤作用,肝脏 通过新生血管获取养分成长。
适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;也可用于手术可以切除,但由于其他原因(如高龄、严重肝硬化等)不能或不愿接受手术的患者。临床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及大量的临床数据表明:TACE对肝癌有明确的 ,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TACE为非手术治疗的首选疗法。
近40年的应用经验积累,TACE技术已相当成熟,国内的调查显示:TACE在各种非手术微创治疗中占90%的份额,在所有的肝癌患者中,约70%的肝癌在不同的时期经历过TACE治疗。
2.局部消融治疗
局部消融治疗是借助医学影像技术的引导对 靶向定位,局部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杀灭 组织一类治疗手段。主要包括射频消融(RFA)、微波消融(MWA)、冷冻治疗(Cryoablation)以及无水乙醇注射治疗(PEI);具有微创、安全、简便和易于多次施行的特点。
而影像引导技术包括US、CT和MRI,而治疗途径有经皮、经腹腔镜手术和经开腹手术等方法,消融对较小的肝癌可达到根治的效果,而对于较大的肝癌,常与TACE联合应用。
3.分子靶向与药物系统治疗
近年来,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原发性肝癌(HCC)已成为新的研究热点,受到高度的关注和重视。索拉非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、多激酶抑制剂。索拉非尼与肝动脉介入治疗或系统化疗联合应用,可使患者更多地获益,已有一些临床观察和研究证实;至于与其他治疗方法(手术、射频消融和放疗等)联合应用,正在进行研究。
其他新的分子靶向药物,采用单药或是联合手术、介入治疗和系统化疗等手段治疗肝癌的临床试验也正在陆续开展。
4.粒子支架治疗门静脉癌栓
门静脉癌栓是肝癌进入晚期的标志,也是介入治疗的难题之一。介入专家发明的门静脉粒子支架系统,专门用于门静脉癌栓治疗,达到了既打通被癌栓堵塞的门静脉,同时,放射性粒子可对癌栓进行局部近距离照射治疗的效果。
TAG:
上一页:浅谈胃癌贫血的原因是什么
相关阅读
- 2022-04-25ASCO2014:12个月曲妥珠单抗特别设计治疗早期乳腺癌获益
- 2022-04-20乳腺癌儿科病理学简史
- 2022-04-19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老年原发性肝癌
- 2022-04-19老吃发霉的苹果会得肝癌
- 2022-04-19老公肝癌手术后已7年肝癌术后日常护理
- 2022-04-19老人隐瞒肝癌险些丢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