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安肿瘤

肺癌免疫治疗不可滥用这5点必须知道

2022-04-19 15:39:35 来源: 泰安肿瘤 咨询医生

肺癌免疫治疗不可滥用,这5点必须知道 [标签:url] [标签:科室] 摘要:和癌症对抗,就是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。 什么是肺癌的免疫治疗? 从100多年前的“科利毒素”开始,免疫治疗已经有很长历史,形式也是多种多样。最广义来说,任何能影响免疫系统功能的疗法都是免疫治疗。目前发现化疗,放疗,靶向药物,其实都能影响免疫系统。 由于“免疫疗法”概念的兴起,现在社会上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把自己包装成了免疫疗法,给患者带来极大困惑: 肺癌治疗中,到底什么样的免疫疗法有效呢? 大家现在谈的免疫治疗,分为两大类: 1:主动免疫。药物作用于免疫系统本身,增强患者自身抗 免疫能力。免疫检验点抑制剂,比如PD1抑制剂,PDL1抑制剂,属于这一类。 2:被动免疫。疗法以免疫机制为基础,但并不直接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。外源输入免疫细胞的疗法,比如CAR-T,TCR-T等,属于这一类。 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都有成功的案例,也都有很多的研究。 目前,被动免疫对肺癌还没什么办法。无论给患者输入什么样的免疫细胞,都还没有客观证明能有效控制 。 因此,谈起肺癌的免疫治疗,目前就是指主动免疫疗法。再具体点,就是免疫检验点抑制剂(PD1,PDL1,CTLA4抑制剂等)。 EGFR突变肺癌患者应该用免疫疗法么? 肺癌不是一类疾病,而是很多亚型的组合,它们有着不同的细胞特性,不同的基因突变,不同的推荐治疗方式。 从药物使用层面,EGFR突变患者很多其它患者幸运,因为他们多数适合使用靶向药物,比如易瑞沙,效果不错。免疫疗法的出现,给以往不适用靶向药物的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。 但正在使用靶向药物的EGFR突变患者也想知道:我们应该用免疫疗法么? 目前的答案是“不推荐”。 根据目前已有的研究数据,无论是PD1抑制剂还是PDL1抑制剂,免疫治疗在EGFR突变患者中效果不佳,患者并无显著获益。 (摘自第十四届中国肺癌高峰论坛,吴一龙教授演讲稿) 目前免疫疗法应用的最大挑战? 主要是如何有效筛选出能够从免疫治疗获益的人群。 癌症治疗必须以患者为中心,关注治疗的整体价值,关注治疗的效价比,避免过度治疗。 无论欧美还是中国,目前免疫疗法只对一小部分肺癌患者有效,整体有效率不到20%。由于免疫疗法非常昂贵,如何避免80%无法从中受益的患者浪费金钱和时间,是政府,医生,患者都面临的巨大挑战。 为此,有两方面必须大力投入和发展: 1:开发有效的“ 预测标志物”。目前最常用的预测指标是PD-L1蛋白的表达,很多研究发现PD-L1表达高的 ,对现有免疫疗法响应率较高,可以从20%提高到50%左右。但这一个标志物是不够的,因为有PD-L1阳性 不响应免疫疗法,也有PD-L1阴性 响应。 2:发展 药物治疗的“价值评分系统”。对患者的治疗,不止要考虑 ,还要考虑患者经济能力、个人意愿、医疗保险覆盖情况等。只有聚焦治疗的综合价值,才能为患者提供“最适治疗”。 整体目标,是通过开发新的预测标志物,选择最可能从免疫疗法受益的患者,更好地实现 治疗整体价值策略。 免疫疗法有毒副作用么? “是药三分毒”,这句话对免疫疗法依然适用。大家多关注免疫疗法的效果,忽略了它的安全性问题。诚然,免疫疗法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小,但不代表没有,对于某些患者,可能非常严重。 它能发生在身体各个部位,包括肺炎、结肠炎、肝炎、胰腺炎、皮疹、甲状腺异常等,还包括危险性极高的致死性心肌炎、急性间质性肺炎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。在临床试验中,甚至有人因为副作用而去世。 随着免疫疗法的广泛使用,另一个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开始浮出水面:小部分患者接受免疫治疗后, 不仅没缩小,还出现了加速进展, 生长速度达到治疗前的两倍以上! 生物体非常复杂,对免疫疗法的毒副作用才刚刚开始了解。这给医生和患者都敲响了警钟:免疫疗法能帮助很多人,但它不是所有人的救命稻草。 因此,大家不能盲目尝试免疫疗法,必须在有经验医生的指导下使用。对于身体状态不好的患者,年龄大于65岁的患者,要尤其小心,随时监控毒副作用。 免疫疗法也会出现耐药么? 和靶向疗法和化疗相比,免疫疗法最大的优势之一,就是 可能具有持久性。比如,在黑色素瘤里,欧美20%左右的晚期患者能实现临床治愈,成为“超级幸存者”,这是免疫疗法带来的生命的奇迹。 很多人因此误解,免疫疗法不会出现耐药性。 这是不对的。免疫疗法的耐药性也是很大的问题,是研究的最前沿热点。 和靶向药物很类似,免疫治疗的耐药也可以分两大类: 1:原发性耐药。 对免疫疗法毫无反应,甚至变的更糟糕。这就像没有EGFR突变的肺癌,使用EGFR靶向药物易瑞沙毫无效果。 2:获得性耐药。 本来响应免疫疗法,但一段时间后,由于 细胞发生改变,再次躲避免疫系统追杀,出现复发。这就像很多EGFR突变患者使用易瑞沙,开始效果非常好,但1年左右,会由于出现新的T790M突变而耐药。 对抗这两种耐药,策略是不同的。 对原发性耐药,需要研究这些 免疫逃逸的其它分子机制,实现精准医疗。目前的PD1抑制剂只对小部分患者有效,说明多数肺癌使用别的通路逃脱免疫系统。如果能找到,就能给这些患者带来新的药物。就像当年从一些使用易瑞沙无效的患者中,发现携带另一种ALK基因突变,从而开发了ALK靶向药物,给这些“易瑞沙耐药”患者带来了福音。 对获得性耐药,则需要研究 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发生了什么变化。 一开始有响应,说明走对路了,但癌细胞是进化大师,会想方设法改变自己,适用新环境,包括被药物激活的免疫系统。通过了解 使用了什么别的方法来逃避本来有效的免疫攻击,才能开发出新的药物,或者新的组合疗法。 和癌症对抗,就是一场猫抓老鼠的游戏。
TAG: